“目前的存欄800多頭,一天產能可擠鮮牛奶6噸多?!弊哌M德江縣復興鎮德源牧業皇氏奶牛場的半自動擠奶工作區,負責人王多萬向記者介紹說。
看著50頭奶牛同時在一個直徑約10米的大圓盤上邊轉動邊擠奶,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牛產業升級新版本后的科技含量,同時也看到在鄉村振興中引領復興鎮發展的新路徑、新業績。
復興鎮歷來是德江縣的牛業大鎮,早在30年前復興鎮的牛市就是銅仁的三大牛市之一,在那個年代日成交量突破過500萬元。
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,鐵牛日漸上崗成為新的生產主力,復興鎮耕牛業迅速向肉牛產業轉變,復興鎮也正是通過做大做強肉牛產業這篇文章,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。
鄉村要振興,群眾要增收,如何讓復興鎮牛業更牛,成為群眾增收的穩固支柱產業?“我們必需堅持闖新路、開新局、搶新機、出新績?!睆团d鎮黨委書記李俊如是回答。
人不出門身不貴。復興鎮通過外出考察發現,奶牛養殖的經濟價值比養肉牛高的多,同時奶牛繁育的牛犢還能改進當地牛源品質,黨委政府共商決定,引入奶牛產業用5年時間打造復興肉牛產業的3.0升級新版本。
說干就干。去年5月份,復興鎮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引入皇氏奶牛集團遵義乳業公司投資1億元,開工新建德源牧業皇氏奶牛養殖場并于10月份建成投產。
“如果我們復興最初喂養的耕牛算原始的1.0版本,那么后來的肉??梢哉f是2.0版本了?!崩羁¢_玩笑說,“現在的奶牛就是3.0新的升級版了?!?/span>
德源牧業皇氏奶牛場位于境內326國道邊的聯合村,占地120余畝。目前,存欄800多頭奶牛的一期完工了,二期項目完工后奶牛存欄量將達到2000頭。
在奶牛場,王多萬介紹說:“現在我們一頭奶牛一天產奶量在34到35公斤左右,年單產在10噸以上,一年的純利潤可達2萬左右,比肉牛養殖經濟效益還高?!?/span>
一業帶動百業興。德源牧業皇氏奶牛場的發展不僅解決了當地50多人的就業問題,同時每個月900多噸飼草的剛需,也開辟了當地群眾增收的新渠道,促進了當地養牛綠色發展產業鏈的形成。
聯合村洞頭巖組余江海,由于身有殘疾不能干重活,作為曾經的建檔立卡戶雖已如期脫貧,但持續增收還是不夠穩定。奶牛場的建成讓30歲余江海有了穩定的門衛職業,家屬也成了奶牛場的工人,兩口子每月7000多的工資還包吃住。
據了解,復興鎮去年種植高原紫金草6800余畝,每畝的利潤在3000元左右,拉動當地200多農戶專門從事牧草的種植,穩定了收入來源。
接下來,復興鎮將在三至五年內,規劃建設2到3個核心牧場、20個家庭牧場,種植牧草1.8萬畝,通過1+N模式,讓奶牛存欄量在6000頭以上?!案H馀D膛?,我們將立足鎮情村情戶情,讓三牛同頻共振,共赴鄉村振興?!?李俊介紹說。
編輯:楊周
責編:李嘉維
編審:張輝
總編:陳俊
未經允許,禁止轉載。